[電影影評]行動代號:孫中山

MyScore7.2

fx_fctw78437506_0008  

表面上,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演的是校園裡貧窮學生爭奪銅像賣錢的荒謬劇,但透過『孫中山』這個符號,電影卻隱喻了年輕世代對貧窮的不滿,對舊體制的抗爭,進而衍生的種種作為…。我們從電影裡,可以看到導演易智言對這群焦慮世代未來方向的指引:要擺脫窮困,戰勝體制,『合作齊力』可是遠比『各顧其利』更有機會達成…。

在孫中山先生建國已破百年之際,所謂三民主義的理想國度,其實早已被資本主義替代,貧富差距拉大,多元思想紛陳,國父銅像也逐漸成為舊時代的象徵,冰封於校園儲藏室一角,成為乏人聞問,甚至淪為貧窮學生覬覦販賣的廢品。

『男孩們繳不出班費,進而聯想到販賣國父銅像』的故事設定固然天馬行空,在執行面上也相形笨拙,但這顯然這是劇本刻意埋入的狂想曲,目的還是在於拉入『孫中山』這個特殊符號進入故事批判架構中(否則主角們努力蒐集破銅爛鐵轉賣,豈不更可合法賺錢…)。這就如同去年金馬影展『都是伏爾泰的錯』的劇本裡,阿布戴柯西胥讓北非非法移民的困境,在伏爾泰的銅像底下展演,並成為極大諷刺。導演易智言讓行動代號:孫中山發生的種種事件,伴隨著仰望國父銅像在台北街頭巡禮的鏡頭,讓我們眼睛看著偉人』和所謂依他理念建構的城市,心底卻思索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到底有幾兮???

而在最後一幕天橋上,手高指天際的年輕人們,則像極了亟欲擺脫資本階級枷鎖的世代企求。至於如何擺脫?導演的答案似乎就在深夜西門町裡長時間扭打的小左(詹懷雲飾演)和小天(魏漢鼎飾演)鏡頭裡顯現:各顧其利,各行其政,就無法成事,就只剩國父銅像在旁冷眼以對,和接續下來面臨的成人訓誡與律法的降臨…。貧窮的依然貧窮,想逃脫的依然桎梧,舊制依舊輪迴運作,困頓依舊存在…。

10447641_697908023603052_7382725388616350049_n  

至於對比強烈的美少女戰士面具,在兩方人馬混雜的搶奪混戰裡,則讓人聯想到『讓子彈飛』裡的眾多麻子面具,既是符號,也是趣味,亦是行銷著力點。而侯志堅的音樂主題相當具水準,值得後續找來仔細聆聽…。易智言導演從『藍色大門』時,已相當懂得針對年輕素人演員的特性發揮,雖然本片兩位主角演技尚稱樸質,但這樣的選角方式(素人演員當主角,專業演員當配角),已如魏德聖/(馬志翔)『賽德克巴萊』、『KANO』一般,提供了電影一種清新與真切不膩的元素。

整體而言,行動代號:孫中山』是一部寓意大於敘事的電影,在樸質純真而不戲謔的風格下,整體觀之,雖仍有部分節奏緩慢的缺陷,卻是一部涵義深遠的社會關懷作品,值得一看。

 

Kafel Chang卡費羅 2014/07/1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易智言 行動代號:孫中山
    全站熱搜

    卡費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