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李安)
MyScore:8.0 IMDB:8.3
短評:我想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再放下,尤其是灰暗的部分...
電影藝術一部分的魅力來自想像的樂趣,作者不必盡書,無須講白,透過橋段與影像的設計,搭配剪輯的巧思,讓觀者透過拼湊與聯想即可歸納出編導想要表達的故事樣貌與意涵,這就是電影有趣的地方。而隱喻就屬於這方面的技法,『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片充滿著隱喻的元素,觀影上有著相當程度趣味但也夾雜些許失味,至於何者偏多,就看觀影者想要思索的層次決定了。
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在關鍵的漂流故事中,中年Pi講述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佔據了全片絕大篇幅,奇幻與繽紛的視覺影像與漂流求生的努力過程讓人印象深刻。而僥倖登上救生艇的斑馬/猩猩/鬃狗/老虎與Pi經過衝突與吞食,最後僅剩下Pi與老虎(理查帕克)的相處與漂流,歷經驚恐/餵食/馴服/暴風雨與食人島等歷程,最後在墨西哥海岸結束漂流之旅。這個故事版本奇幻炫麗而直接,在神的引導下『浩劫重生』(Cast Away,2001)似地創造生存奇蹟,直敘式的演出本身即有可觀之處。
在影片中一段少年Pi凝望平靜如鏡的水面的畫面,水面映照的第一畫面為老虎,其後依序出現動物群,捕獵中的章魚,面色猙獰的怪魚,花,母親,最後回到Pi自己的臉孔,而下個畫面是Pi四肢似虎俯臥船上照鏡的畫面,這段影像表達了Pi本身的複雜心情,另一方面也是本片隱喻線索的一個範例,而觀影人透過聯想可獲得Pi與理查帕克的連結趣味。
在Pi與日本保險公司調查員所透露的第二個故事版本講述到為了生存而有的殘酷掙扎,水手的斷腿,廚子的血性,母親的被害,以及激起Pi的憤怒而殺害了廚子,最後獨自漂流獲救的歷程。這個版本雖然殘酷而黑暗,但題材並不陌生,『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1993),『即刻獵殺』(The Grey,2012)都屬於這類型的作品。如果與第一個故事救生艇上出現的動物比對,則第二個故事有著幾乎說得通的對應關係,也完成了電影中有趣隱喻的連結。
只是壞就壞在,電影中作家(Rafe Spall飾演)聽完兩個故事後得出結論說:『所以斑馬是OO,鬃狗是OO,猩猩是OO,而老虎就是…OO?』。由於被說出來了,講開了,因此隱喻的趣味也就少了,失味了。在這個層次中,電影的核心就只能引導到:『在結局相同又與事故原因無關的前提下,你願意相信哪一個版本?你願意跟隨上帝?還是接受殘酷現實?哪一種版本讓你較舒服?』,也因此,大半的觀影樂趣似乎在此刻就失去,因為如果你有認真看片,你會清楚知道第一個故事是想像與心理慰藉下揉捏出的版本,而真相則較接近第二版本,小說與電影基本上就交代到這個層級。
然而,如同網路上部分達人質疑,Pi的第二個版本真的就是故事真相嗎?有沒有更黑暗的真相被隱藏或不想說出口(因不影響結局,只是過程不同)?我的看法是:如果第一個故事的隱喻要被充分解讀的話(前提是要被編導有意識的埋入線索),其實食人島酸液與牙齒在第二個版本中並未被交代是個重大破綻,而衍生的可能性是Pi在求生存過程中深藏心中最不想做但必須做,而委由理查帕克代勞的事了。如果第一個故事是光明,第二個故事是灰暗,那Pi未說出部分也只是黑暗程度的差異問題而已。而思索到了這個層次,隱喻又有了趣味,活絡而充滿著機關算計。我不明白小說作家與李安導演是否確實埋下了這些引線,故事裡的Pi是否那麼睿智地埋下所有機巧與第一個故事中,但小小思索一下是有趣的,太過鑽牛角尖則可能失去了觀影原本該聚焦的重點。畢竟,同中年Pi(Irrfan Khan飾演)在電影中所表達,不影響結果的過程,選擇一個讓大家也讓自己舒服的說法,其實也是一種符合人性的選擇。
這部電影英文片名是Life of Pi,漂流當然是它的重點,但電影前面也花了一些篇幅作了背景介紹。包含Pi這個名字的由來。他追尋信仰的探索歷程,很少人可以印度教/天主教/阿拉都信遍了。相較於母親是宗教的啟蒙,父親則是科學與理性的引導者,『我寧可你不信我相信的,也不要你什麼都接受』就是希望他要納入個人的判斷而非全盤接受宗教理念。父親教導Pi冷酷無情的動物世界,目睹理查帕克吃羊的血性也讓Pi衝擊到殘酷的生命現實。
因此,我們可以說,Pi是在父親教導的科學與理性下活了過來,而內心在母親引導的宗教上得到撫慰。Pi要靠著理查帕克的血性才得以生存,但內心的掙扎則在漫長的漂流中靠宗教得以平復,靠自我構築跟隨上帝版本的故事說法說服自己。而到墨西哥岸上的時刻是野性的解脫,理查帕克的迅速離開(再也不需要他了),沒有揮別,讓Pi只能留下傷心的淚水與嚎泣。中年Pi說『我想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再放下,最傷心的事末過於無法好好的道別…。』
與理查帕克道別的淚水未參透也罷!但李安的確是深諳人心的電影高手,兩段少年Pi船上吶喊的情緒激濃,但卻精準到味。一段出現在剛失去家人,抱船桿嚎哭對不起父親/母親/哥哥的吶喊,雨水/猛浪參雜淚水與嘶吼,情感真摯動人。而與老虎共同遇到暴風雨的這場戲,對真主的吶喊從頌讚到憤慨挑釁,的確也貼近真正教徒對神的私密對話,我個人最喜歡這兩段。
本片確實創造了不少視覺驚艷,Pi潛於水中目睹沉船的視角為大螢幕少見之呈現方式,海水下數十呎的靜默音效也強化視覺上的力量,進而延伸至Pi回到洶湧浪潮下的小船上的痛的悲鳴。3D效果在船難與洶湧巨浪下顯得特別逼真,小船快速在浪潮中的竄流顯得人類的渺小與浪濤的危急,其它如黃昏平靜的黃,夜間海岸亮水母與鯨豚的藍,食人島狐獴的可愛,夜間酸蝕的亮螢感,這部片在畫面的展現的確是超乎一般水準,技術獎項絕對有向各大影展叩關的能力。
李安的電影的確具有讓人深思的能力,過去所拍過的作品類型多且還能拍得道地,顯示在原著劇本的鑽研與體悟上有其獨到之處。例如本片的印度文化與漂流細節、『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2009)的嘻皮文化與復古感、『色戒』(2007)的張愛玲小說與情慾界線探討、『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的美國中西部與同志情誼、『臥虎藏龍』(2000)的武俠精神與情愛關係;以及早期的小品『飲食男女』(1994) 、『囍宴』(1993)與『推手』(1992),這幾部應該是影迷必看的作品,還沒看過的快去補課,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Kafel Chang 卡費羅 2012/12/30
Irrfan Khan(中年Pi) 有點眼熟,原來他也有演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2012)
Rafe Spall(飾演作家)也有演出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12)的配角,但是下場悽慘,可見還不夠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