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英雄抹粉
MyScore:7.3 IMDB:7.9
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純』軍事電影了,還好今年有『紅翼行動』可以解悶!
導演Peter Berg的電影開場起得相當高竿:一個受冬季潛水訓練的海豹部隊隊員,在海面上被拉起,面對6乘3這樣簡單的數學問題,在寒冷的哆嗦中停了半晌,靈魂回神後才能勉強擠出答案…。隨後一連串粗顆粒,快速剪輯,慘無人道的嚴苛訓練畫面,癱倒的大男生,哭泣的男兒淚,堅持且忍耐的堅毅表情…,都在告訴你,的確,這是一部全世界最精銳的『海豹部隊』電影。
海豹部隊是所謂『美國海軍三棲特戰隊』(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 Teams,縮寫SEALs),任務主要包括參與:非常規戰爭、國內外防禦、直接行動、反恐行動、特殊偵查等 (摘自維基百科)。許多美國電影都有它們的身影(當然出現頻率還是比CIA / FBI少得多),可謂美國軍隊的大王牌,世界恐怖份子的終結者,賓拉登的剋星…。海豹部隊電影可以拍得像莒光日般的國威宣揚:一如『海豹神兵:英勇行動』(Act of Valor,2012)這般威猛的『抹粉電影』;也可拍得像『00:30凌晨密令』或『怒海劫』這般真實感十足的類型。而再勇猛的海豹部隊,面臨殘酷的戰爭與不長眼的子彈,如何還能維持藍波般的勇猛頑強?這就看導演與劇本要幫電影英雄抹上多少飾粉了。
紅翼行動(Operation Red Wings)是美軍2005年6月在阿富汗戰役裏的分支行動,此役主要目的要獵殺塔利班組織(Taliban)要角Ahmad Shah,先遣的四名偵測小組在行動當天不幸暴露位置而身陷攻擊,其中三人陣亡,隨後美軍的救援行動,(MH-47)直升機被擊落也造成海豹部隊暨(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官兵等十六人的傷亡,這可謂海豹部隊史上最嚴重的挫敗之一。
這部電影劇本改編自倖存者Marcus Luttrell對戰爭的回憶錄,對事件輪廓的描寫整體上沒有太大問題,電影對於戰爭場面的控制,視覺/音效/剪輯等技術部分也都有合乎水準之表現。但最讓人有疑慮的,恐怕還是所謂『英雄化』的問題,也就是當四人小組被圍剿的期間,這段只有Marcus Luttrell有資格(其它三人都已在戰火中犧牲)主觀描述的部分,似乎被過度英雄化,電影片段中,四人小組的反抗能力與韌性實在超乎常人。塔利班人挨一槍就死,四個海豹勇士卻能奮勇抵抗,即使身負重傷,穿梭在四週高處向下掃射的槍林彈雨,最後還能在山頂上透過衛星通訊成功後,才以慢動作畫面英勇壯烈成仁。在這個由倖存者Marcus Luttrell決定『過程』的回憶片段,在這個電影創作者想要塑造英雄的前提裡,我絕對尊重海豹尖兵的勇猛頑強的生命力,但同時卻也很難拭去對電影作者擦脂抹粉又加料的強烈懷疑。
什麼叫做戰爭的本質?
從史蒂芬史匹柏『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9)開場極其逼真而精彩的搶灘戲,就可清楚感受戰爭的快速與在彈雨中穿梭達陣的困難…。
從史丹利庫柏力克『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1987)末段垂死哀嚎卻睜眼瞪視的越共女,也可讓人體悟戰火下生命無情地流逝的殘酷。
戰爭的變化如此快速地令人錯愕,恐懼往往隨著砲彈呼嘯而來的速度突襲,交戰時,也許身旁正在交談的弟兄會突然喪命,也許阿帕契居然會無預期的被小火箭彈KO,就像世貿大樓竟然也會倒榻般地令人驚懼…。戰爭的本質是殘酷的,是無情的,是會取人性命的,而能夠成功反應這些元素的戰爭電影才可稱得上經典,決不是藍波/英雄再現的戰鬥爽片,也不是一個青少年揮揮手就能搞定一切的荒唐的『戰爭遊戲』(Ender’s Game,2013)。
在電影故事裡,導演拋出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當美國大兵不巧遭遇阿富汗平民,是該懷疑他是塔利班,殺掉他?還是依照人道與國際慣例(不主動動武)原則,釋放他?
很諷刺地,故事中的主角Marcus Luttrell,因人道主義而受到生命威脅;也因為相信人性,而獲得Pashtun族人的庇護。如果是你,又該如何抉擇?
如果不是當地人,又有幾人有能力分辨阿富汗內的族群或組織的善惡?就像印度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2010),沙魯可汗也不禁透過電影抱怨起西方世界對Khan這個名字充滿偏見。如果多數阿富汗男人都和賓拉登一樣披上頭巾,蓄起長鬍,我們又該如何分辨善惡?在此狀況下,其實多數只能交給命運與訴諸直覺了。
有一種說法是:如果Marcus Luttrell當初降落的是Korangal Valley而非Shuryek Valley,他將遇到的是Taliban組織成員,而非Pashtun族人,那麼他的命運將是被帶回去砍頭,而非庇護營救。所以,Marcus Luttrell是相當幸運的,搭救他的Pashtun族人本身較為傳統且具人道精神,根據資料,紅翼行動前,美軍在Shuryek Valley地區有展開部分醫藥/學校等人道措施,因此使得當初救援他的Mohammad Gulab Khan這位先生對美國有了好感。而電影在美軍任務簡報時,導演也以幾個畫面交代了Taliban與Pashtun族人間的糾紛,因此看到兩群阿富汗人竟然為藏匿美國人而開戰,不要和我一樣訝異,可要知道,他們原本也有Local族群間的愛恨情仇與內戰,只是外國人不熟悉也不易分辨,就像Khan在某些人心中永遠等同恐怖份子一般地難辨呀!
基本上,『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2013)本身還是ㄧ部節奏快速,拍得不錯,娛樂性高的戰爭電影。每個人理想的戰爭電影規格有所不同,我歸類為本片為英雄抹粉的淡妝電影不代表它不會是你的最愛,僅是個人偏好與觀點不同。而導演Peter Berg從『全民超人』(Hancock,2008)、『超級戰艦』(Battleship,2012)的低迷,回歸到熟悉的軍事類型(『反恐戰場』(The Kingdom,2007)),也算在本片中找回往昔的神采與品質,值得給予肯定了。
Kafel Chang卡費羅 2014/02/06
[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電影影評]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