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阿信(Oshin):女性畫像

MyScore7.3

短評:導演富樫森不只透過阿信,也透過阿信母親(上戶彩)來雕琢那個困苦時代的女性畫像,雖然選角與美術略有太過現代與富裕的突兀感,但劇情/音樂/攝影/風景都還有一定水準,也算成功的改編電影了。

阿信08  

『阿信』(Oshin)是日本80年代轟動一時的電視劇,以長達297集的NHK晨間小說連續劇形式,將女主角阿信的一生,從7歲到84歲所經歷的挫折、掙扎與奮鬥逐一展現。『阿信』也成為堅忍卓絕、勤勉不懈的日本女性象徵。『阿信』(Oshin)電視劇曾在多個國家電視台播出,NHK BS衛星也曾重播,台灣地區曾在90年代由中視以八點檔時段播出,以旅日歌手翁倩玉『永遠相信』這首相當勵志的歌曲為片尾。當年女主角田中裕子的堅毅神情與甜美笑容,清新形象,永存於觀眾心中…。

阿信07  

畢竟30年過去了,現今認識日本電視劇阿信的年輕人可能不多(在台灣,阿信一般會聯想到五月天),我所看的這場電影,觀眾年齡層幾乎都是三/四十歲以上的中壯年,半個年輕人都沒有,就是一個蠻有趣的現象。

要由冗長的電視劇濃縮改編成為電影形式,導演富樫森不做蜻蜓點水式的一生描繪,而是選擇小阿信時代(7~9歲)進行發揮,找來了稱得上天才童星的濱田茲音來主演小阿信,美麗的上戶彩來飾演媽媽。有趣的是,當年電視劇裡的小阿信(童星時代的小林綾子)和母親(泉平子),三十年後在電影裡,則分別飾演加賀屋裡的加代母親(小林綾子)與加代奶奶(泉平子),也算是刻意且頗具意義的安排了。

阿信05  

阿信的一生歷經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經歷過一戰/二戰期間的蕭條與關東大地震洗禮。從時間軸的縱向觀之,便富有由細微反應時代變遷的戲劇條件。幼年阿信時代,經歷的是赤貧的生活,家庭經濟無法支撐生計,年僅七歲的小朋友就得面臨出外幫傭,為家庭換取米糧的命運。意外懷孕的母親想要將下體浸至冰水中流產,無法負擔生計,年幼的孩子就得送人領養。那個時代的總體命運如此,能有昂然意志與堅毅信念,實屬不易。

阿信14  

『我們女人從來都不是為了自己,一生都為父母,丈夫跟孩子在辛勞』

電影『阿信』透過加代奶奶(泉萍子飾演)口中對小阿信所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貫穿整片之核心意念,也勾勒出那個時代多數女性的時代畫像。這個畫像,導演透過阿信母親在溫泉旅店賣笑;也透過小阿信回家後,朦朧眼神凝望美麗賢慧的母親煮飯的身影,再映照在小阿信身上的毅力,以及我們所知的成人阿信的點滴…來構築完成。導演富樫森的詮釋或許與電視劇有所不同,他更美化了原本阿信媽媽的角色(上戶彩飾演),小阿信除了本身的體貼與韌性外,更因為對母親身為女性的付出有所理解而受到啟發。就是這部電影較為特殊的觀點,海報中一款阿信與母親相擁的版本或可解釋端倪...。

阿信13    

電影劇本大體上跟隨著電視劇主線走,重要的事件並沒有太大的遺漏,也沒有產生太多改編後的突兀感。冬季日本山形的北國景致,拍起來格外美麗如畫,的確有機會達到觀光行銷地方的效果;小阿信雪中行走的畫面,無論飄雪或表情,搭配洞簫配樂,也是具有水準的影音表現。當小阿信倒臥雪堆,鏡頭迴轉拉高,並以俯視角度看著逃兵俊作(滿島真之介飾演)由畫面左上緩緩走向右下角的小阿信,這一顆鏡頭調度讓人印象深刻並暗自叫好。另外,小阿信在家裡昏睡醒來,手持的/略為晃動而矇矓的鏡頭,以阿信的視角凝望勞動中的母親,就好似小阿信眼中的母親,鏡頭中的母親勤勉而美麗,長達一分多鐘的畫面,已經充分展現了女性之美,外表之美,內心之美,愛家之美…。其實這顆鏡頭與小阿信凝望母親的神情已經表達一切了,無需多言。因此,導演深怕觀眾無法領悟,而刻意再次插入的泉萍子旁白...,則讓人覺得略顯多餘,稍稍減損了觀影過程中"暗示"的趣味性了…。

阿信11  

萬中選一的濱田茲音的確是個小戲精,她演出的小阿信,無論是笑容可掬,受挫憤怒,隱忍哭泣,的確都已遠遠超過一般同齡演員能夠達到的演技範圍,而最觸動人的鏡頭不是她受難哭泣時,而是小阿信在加賀屋開心地吃著白米飯的那一幕,相當地真摯而自然...。但嚴格說起來,濱田茲音/上戶彩/稻垣吾郎的選角,挑剔地來說仍算是有瑕疵的,因為他們都長得太細緻且好看,雖然這是視覺上的必要條件,卻少了一點貧苦家庭的樣貌氣質,就像有錢人演悲苦戲,也難掩『貧窮中見富貴』的缺陷。此一問題也反應在劇組佈景的美術設計,雖然阿信老家傢俱/衣飾樣式樸質,色調暗沉,但其實不難看出其新穎程度,屋舍不見斑駁陳舊,服飾不見磨耗補丁痕跡,便難以說服觀眾他們的赤貧,算是吹毛求疵下的小缺漏了。

阿信10  

不過整體而言,電影『阿信』可算是成功的改編電影,導演透過小阿信與母親的人物形像描繪,雕琢了屬於堅強女性的時代畫像。看完電影後,我們可以問自己,像阿信這個角色下的堅毅與勇敢,不怕苦與不服輸的精神,在我們的DNA裡又有幾分?這樣的人格特質,在數十年前適用,可以幫助阿信開創事業,面對挫折。在數十年後,在普世人已逐漸尚失鬥志與理想的當代世界裡,放棄者多/貪逸者眾,怕苦畏難者多,堅毅不拔者少,所謂『阿信特質』,更將成為我們在職場中出類拔萃的關鍵人格特質。

 

Kafel Chang 卡費羅 2013/12/15

[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電影影評]阿信(Oshin)

arrow
arrow

    卡費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