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大時代的悲歌

MyScore:7.8

 一九四二-04       

擅於利用影像與情緒鋪陳回顧歷史災難的馮小剛,2010年曾繳出煽情卻也動人的『唐山大地震』,今年的電影『一九四二』,則以更寬闊的視野來回顧當年中國的天災與人禍,姑且不論影片中的政治立場與批判,這樣的歷史事件包裹在人性與政治謀略之中,萬千災民的苦難面貌,政治帳幕內的運籌帷幄,『孰抉擇對?孰抉擇錯?』的價值判斷,早已超越黨派觀點,成為影片給世人的警世洪鐘。

        故事選擇用三個面向來觀察這段歷史,一個是張國立飾演的東家與災民的逃難過程,突顯如螻蟻般廉價的生命與苦難;一個是從河南省長李培基(李雪健飾演)一路到委員長蔣介石 (陳道明飾演)的政治思維,捐糧還是救災/防守還是撤退再再都是政治盤算;另一個則是以記者白修德(Adrien Brody飾演)為代表的外國人觀點與國際觀瞻,但畢竟這還是中國內政,此線的故事分量與重要性較前兩部分略低。  

一九四二-03  

        如果只是遠眺災民圖像,故事便難以動人。馮小剛選擇張國立這位老東家,從成功商人到被鄉民入侵,從一同『躲災』到淪為『逃荒』,最後仍不免落得家破人亡的普世案例,來具象化河南旱災災民的苦難形象,深化觀影者的同理情懷。張國立抱著孫子嚎泣的畫面深入人心,同樣描述苦難,同樣是大導演,馮小剛『一九四二』處理手法顯然較劉偉強『血滴子』(參見連結)的平板刻劃深刻了許多。

一九四二-01  

        當災禍降臨,命在旦夕時,為了求生存,所有的秩序,所有的原則都變得脆弱而可揚棄。在災民這條主線裡:為求溫飽,災民可以搶昔日有恩於己的東家;國民軍敗退,轉身可形變為掠奪自家災民的搶匪;東家餓極了/慌了,顧不得昔日身分地位,淪為掠奪外國人物資的小偷也不讓人意外。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在此完全得到印證。

        亂世之中,懂得轉換與變通,雖顯委屈,方乃求生之道。片中花枝(徐帆飾演)願意陪睡/嫁人/買身以換取糧食,餵養兒女,不是輕薄賤命,而是委屈求全之必要之惡。東家閨女星星(王子文飾演)從嬌縱稚氣(逃難還帶著貓/一生氣就要下車自己走)一路逃到深諳生存之苦,於是親近栓柱(有個男人保護安全),殺貓 (都快餓死了,也請給我碗貓湯),焚書(都快死了,念什麼書,拿來當火種吧),賣身換糧(只要當妓女,家人和自己都不會餓死),都成為不得不然的選擇。我個人偏愛殺貓/焚書這段的落寞,王子文這裡演得真不錯。而老馬(范偉飾演)這位戰區(災區)巡迴法官,在日軍占領後仍身段柔軟地混進日本軍隊的伙房兵,將委屈先擺一邊,留得青山在,更是亂世生存的唯一道路。而老馬被迫舔舐刀口生魚片一幕,拍出了驚悚與人命如蜉蝣的恐懼,則算是精準而突出的戲劇安排了。不得不提,栓柱(張默飾演)這個角色可能是影史最大笨蛋之一,有興趣的人可以認真看片細數他的事蹟,你就會了解什麼叫做:『笨死了』。

一九四二-10  

 一九四二-07   

        馮小剛對災民深切的關懷也可從災民逃荒的流動中看出端倪。逃荒夠苦了,還要遭逢日軍逆襲與國民軍的搶掠;好不容易等到中央救災,逃到洛陽,卻必須要再走數百公里到達豫北或豫南才算災區,才算有資格領糧;坐上火車逃往陜西避難,卻必須面對陜西軍隊機關槍的無情掃射(避免災民過多流往陜西);而國民軍撤守河南,背後算計的卻可能是『將爛攤留給日本人』的政治操縱。如同片中記者白修德所說,這裡頭雖為天災,但也必含藏人禍,也將影片重點衍生到本片的第二條政治主線。

一九四二-06  

        生民的苦難,多數決定在層峰的政治決策裡。當戰爭與饑荒同時並存,軍人與庶民何者先顧?在資源有限下的分配決定,是不得不做的決斷與割捨,極度考驗決策者的政治判斷與智慧。這部電影花了不小篇幅描述蔣介石對生民的關切/憂心與祈禱,對災民數字如此龐大的不解,看似正面形象,實則暗加批判。馮小剛是位政治意識較鮮明的導演,我看片時深覺得台灣政府當局實在民主,這樣具強烈批判意識的電影在早年是不可能在戲院看到的。而片子的歷史真相,就留給如李敖這樣的大師來論斷,但第二主線中,河南省長李培基的四場戲分倒是體現了官場文化,值得一書,箇中滋味,有職場經驗的應可體會一二。

        第一場,省長向縣長視察,縣長陳述災情口頭申請省府撥糧,哪知李培基不是來撥糧,反而是來徵糧充軍的。(雖知民間疾苦,但老闆的命令實在難違)

        第二場,省長向軍團司令蔣鼎文要求減糧,蔣鼎文表面答應,實則刁難,要求李培基自己:去說服蔣介石或讓日本人不攻河南。(平行單位/部門本位主義的刁難)

        第三場,省長好不容易向蔣介石親秉陳情,但話未出口,就被一堆國家大事嚇到妄自揣測長官不可能同意,因怯懦而吞入喉的陳情直諫一拖延,災民就又多死了好幾萬人。(深懼於大老闆的剛愎自用與官威便不戰而敗)

        第四場,好不容易獲得中央撥糧,先自我吹噓一番,但資源分配下屬各有各的意見,原本河南主席接班人態度強硬,最不容易搞定。(想用民主討論,確無法處理下屬與老鳥的紛爭)

        電影所呈現的省長,有好的想法,卻缺乏政治與領導上需要的堅定立場,過於溫吞與搖擺,反而成為擴大災情的一部分原因,電影呈現領導上的反教材,反而我個人看片額外獲得的弦外之音。

 一九四二-11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多面向地呈現中國人的歷史與苦難,諸多歷史教訓與血淚含藏在故事細節裡,暴露著人性在求生存下顯得猙獰而脆弱。『一九四二』的確是部佳作,給著我們警示,也讓我們儆醒,在未來的恆長歲月裡,冀望那大時代的悲歌,從此不再響起。

 

Kafel Chang 卡費羅 2013/05/01

[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電影影評]一九四二(Back to 1942)(馮小剛)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卡費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