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二樓傳來的歌聲(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2000)(Roy Anderson)

MyScore7.0/10  IMDB7.5/10  --2000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電影]啊!人生(You, the Living)(2007) (Roy Anderson)

MyScore7.0/10  IMDB7.3/10  -- 2007坎城影展一種注目

[電影]人生如是(Tomorrow's Another Day)(2011)

Roy Anderson-2  

這兩部片在形式上與意境上有相似之處,也展現導演在這個階段的特殊拍片風格。

  1. 一景一鏡,人員在此框架內,在設計下表演
  2. 全部室內佈景搭建,無論城市街景或車站等,在人生如是紀錄片內可以看得很清楚
  3. 演員多屬臉部塗白,展現小人物的無助與蒼白
  4. 演員幾乎全非職業演員,看不到帥哥美女,弱勢人員較多

因此,在這幾個背景下,導演要展現的是小人物的無奈與吶喊,有時會穿插一點幽默小梗,但大抵調性還是比較低沉,節奏中等偏慢,觀看要略具耐心。由於室內景,又是一景一鏡,因此看起來有看七十年代電視劇之感,而二樓傳來的歌聲屬於走位與設計對白較多,加上全數非專業演員,因此也有劇場的感覺。一鏡一景的設計,其實在構圖上是經過費心設計(人生如是紀錄片可見,一個景畫了近十個草圖給導演選),可以看得出來畫面要展現的主體性與平衡感頗佳。

以影片內容與架構而言,二樓傳來的歌聲主題性較強,畫面設計感與規模,走位的複雜性都較高;主題為衰退經濟下苦不堪言的人們,努力一生卻未必能獲得基礎的回報,而衍生的無奈與吶喊。

啊!人生則傾向反映人生百態浮世繪,未必完全聚焦於某一主題,透過多個瑣碎的不同人的人生片段體會導演要反映的小人物的吶喊與無奈。

二樓傳來的歌聲,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為:

1. 昏黃夜色下的城市塞車景象,但全數塞在城市的那一頭,人們全數要往那兒走

2. 一場圍觀等待小女孩矇眼跳崖,以成為代罪羔羊解救世界的戲

3. 丟棄原本欲實現商機的耶穌神像,而後鬼魂從遠方逐步走進,最後人鬼同時凝視遠方的結尾段

4. 魔術師切傷觀眾(幾天前才剛在網路上看到類似片段)

啊!人生則有兩段成為經典:

  1. 彈電吉他的歌手與新婚妻在移動的公寓火車的場景
  2. 劇末轟炸機來到,人們全數遙望天際,不知大難臨頭

在人生如是紀錄片中,可以看到要製造出公寓移動的場景所需的布景設計,計算移動距離與車站群眾出發簇擁的時間,導演鼓動群眾的方式就是造夢給他們,告訴他們他們正在做的是影史上的經典片段(我也同意,真是很特別的片段,而且可怕的是室內攝影棚即可拍成此效果)。在其他的布景上,街景也透過立體的透視概念,經過不同遠鏡的視覺差異分別製作樓房圖卡,在攝影機下看起來就真的很逼真(真的值得讚賞)。而劇末轟炸機降臨天際,雲霧與地面樓房樹林的逼真感,亦全數由模型與乾冰噴霧打造,而不借用特效片段,則可以用偉大來形容。

我個人在Roy Anderson的幾部作品內,最有感覺與收穫的就是"人生如是"紀錄片,影片表達內容的感受與藝術價值各人有所不同,但影片呈現的工藝與對細節的堅持(許多畫面完全想不到是攝影棚拍的),則是相當了不起的。

Roy Anderson拍片有他的堅持,目前最實際的目標就是新片2014年要打進坎城金棕梠,我也拭目以待。

Kafel Chang-2012/07/10


  

二樓傳來的歌聲--坎城首獎(2000)

二樓傳來的歌聲-4  

二樓傳來的歌聲-2  

二樓傳來的歌聲-3  

二樓傳來的歌聲-1

啊!人生,拍了近4年,下方的轟炸場景純手工藝打造,相當不簡單

啊!人生-06  

啊!人生-1  

移動公寓的場景也可列入影像經典,都是在攝影棚打造的

啊!人生-2  

Roy Anserson的片很多小人物的悲鳴

啊!人生-3  

啊!人生-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卡費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