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環境諍言

MyScore7.3

看見台灣04   

許多人都坐過飛機,如果飛機降落桃園機場,運氣好,可以透過窗外鳥瞰淡水河口一路到大園地區的海岸風光;如果飛機降落台中清泉崗機場,晚上可鳥瞰大肚山和西屯/中科,另一邊可張望市區建築夜景,重要的是有著回家的感覺。不同於常坐飛機的老鳥們,極少坐飛機的我每次都很珍惜如高空飛鳥俯視地面的經驗,或看地表物體,或看雲的千變萬化,或僅僅望著遙遠的地平線發呆,都是不同於地表的視覺體驗。

所以我認為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是絕對值得一看的紀錄片。姑且不論內容/配樂/口白等配置,光要拍攝九十分鐘的長度,又不會在觀影上覺得拖累重複,背後需要耗費多少時數的龐大影像資料?十年前,我偶然在書店裡驚艷於他的高空攝影集,十年後,這靜態畫面進化成了動態影像,視點從自然美景的欣賞更強化為對環境與經濟發展如何共生的疾呼,這部紀錄片相信能比他的攝影集,讓更多人看見台灣之美,也會讓他的環保吶喊更清楚,更明亮,讓更多人聽到…。

身在台灣的人們,如何會不知道環保議題?我們都知道植被的重要,濫墾濫伐對水土保持的壞影響,當檳榔/高山茶/高麗菜的經濟作物取代原始山林,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災難的終局…。高山水土的流失帶來的是水庫的淤積與折損,急驟雨水資源無法保留,土石鬆動衍生的崩塌與淹水則成為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災害…。而記錄片『看見台灣』的價值在於,他不僅關切這些議題,他也帶你用影像『看見』真相,眼見為憑。他的鏡頭照著屏東的水鄉澤國,關切西部平原魚塭養殖造成的地層下陷議題;也照著被狗啃咬般破碎的山林,反映著過度開發的自然反撲;他拍攝花蓮盜採砂石的真相,也關切海邊垃圾掩埋場的餘孽,他觀注工廠排放汙水的問題,也突顯唯利是圖的人們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如果沒看到海邊密密麻麻的抽水管,我們對魚塭問題的感受,可能僅限於新聞報導。如果沒有特別用光影呈現汙染大河與城市的日夜相倚,我們對汙染的現象可能依舊習以為常。清境的民宿與新北市的山坡地高樓,反映著過度開發的潛藏危機,如果沒有特別看到山區崩塌地道路的地基,我們可能真不知道每次的歡喜出遊,本質上其實是一場冒險之旅。

齊柏林的影像,先帶大家看看極美的台灣,完美的山林田野,勤奮的勞動者,島嶼,海洋,天使的眼淚,他從不同的角度逼近小油坑,或者拍攝奔騰的牛群再翻向大尖山,有其影像之美。在我們讚嘆這些美麗後,齊柏林再帶大家看看真實的台灣,受創的山林,對比的落差,被汲取奶水過多的母親…,進而帶出他對環保的字字諍言。

齊柏林紀錄片裡的評述儘可能引用數據,觀點還算中肯而客觀,但批判力道較為溫和,點到為止,以最後一幕,他選擇以原住民在玉山的舞蹈以及飄揚國旗作為收場,也顯示齊柏林的紀錄片走的是保守溫和的安全路線。這部紀錄片本質上仍屬『點出問題』,『看見問題』的層次。的確,環保與經濟發展永遠是個難解的議題,平凡生民如我,觀影後寫寫部落格,抒發感想也就罷了,但文化部贊助下的紀錄片,相信達官貴人與有力人士看到的肯定不少,而長官們,你們在讚嘆台灣之美後,還會有什麼後續作為??老百姓都在等著看呢!!

 

Kafel Chang卡費羅 2013/11/13

[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記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看見台灣 齊柏林
    全站熱搜

    卡費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